星期一, 6月 11, 2007

開平之旅 - 碉樓篇

開平,位於廣東省江門巿,是著名的僑鄉。由於地處低洼,容易有洪水為患,又因歸國華僑以及僑胞家眷生活較為富裕,很容易成為土匪搶掠的目標。尤其是在軍閥割據、抗日戰爭的時代,開平人飽受外敵入侵的困擾,碉樓則成為了他們防禦及抗爭的壁壘。據說以前開平有三千多座碉樓,如今仍餘留一千八百多座碉樓,星羅密佈於開平巿內。

假如沒有洪水,假如沒有土匪,假如沒有那些天災人禍,碉樓應該不會存在吧?在現今和平的年代,那些日漸殘舊的碉樓已完成它們的歷史使命,成為古蹟。

2007年6月10日早上,我們乘上了往義祠的公共汽車,展開了尋訪開平碉樓之旅。

路邊的風景

 

我們在公路旁的小道一邊漫步,一邊欣賞路邊風景。遙遙望去,綠油油稻田的盡處是一幢幢的碉樓及民居。水稻充滿盎然的生機,然而碉樓卻已人去樓空,殘破瘳落。伴隨著歲月的增長,碉樓不斷地衰老,而四周的水稻卻一年幾耕地持續著。這里很美,美的是那種環境,那種農村獨有的寧謐氣氛,那寬闊的公路,公路旁高聳的樹木,還有周遭受到照顧的花花草草。

立園

 

 

 

立園主人雖然已移居國外,仍寄心故鄉,掛心著故居。因此,將立園捐給巿政府,使這個地方變成了一座歷史見證的建築物及公園。家境雖然富裕,生活卻不得安寧。樓宇中甚麼都齊備,卻無法寬心地呼吸外邊的空氣。是甚麼惹得禍呢?當時的社會環境?洪水?土匪?戰爭?財富?還是...... 

潭溪村

屹立於村門口的這座碉樓,應該具有更樓及防禦的功能吧?

 

這座建築物不知道算不算碉樓呢?兩層的樓房,生鏽的鐵窗,還有那深鎖的門。不過,其中一道門前貼著紅色的對聯,應該仍有人居住吧?

雖然僅一點點,我們仍能見到旁邊紅邊白牆的新式建築物。鄉村在不斷地發展變化,經過歲月洗禮的這座樓宇過去曾有著甚麼故事,在將來又會具有怎樣的命運呢?

自立村

  
 



 

如果有選擇,相信沒有人喜歡住在封閉的碉樓之中。碉樓被雜草樹木環繞,應該一早就被主人所遺棄了吧?自立村的碉樓零零散散地分佈在村子之中,村子內一片綠茵,一幢幢的碉樓屹立於草地之上,挺有別國的風情。

強亞村


 



  



 




大部分碉樓仿歐洲古堡以及其他建築物建成,三層或四層,方方正正,頂層邊緣有一些雕花。村子外圍是四四方方的碉樓,而村子之中還有不少蘆居。主人給他們起了很雅緻的名字,「碩蘆」、「開蘆」.... 然後將名字刻在頂層屋簷正中間。碉樓像西方的堡壘,蘆居則像中國的樓宇。其實名字也好,形狀也好,碉樓也好,蘆居也好,我們每個人最渴望的應該是安居樂業,生活無憂吧?眼前所見這些建築物已凋零破落,村中偶爾見到一兩個老婦人。碉樓及蘆居對於她們來說,意義又是甚麼呢?

方氏燈塔


當我們走出自力村,沿著公路向前走了很久,終於去到路口等公共汽車的地方。站著等車的時候,這個塔吸引了我的注意力。雖然不知道名字,但我認得這座塔。在立園其中一幢別墅的相片展中,有很多這個塔的相片,白天、黃昏、雲霧中、黑夜..... 同一座塔,在不同的天氣及時間呈現不同的形態。於是,我找個位置照了兩張相片。後來,我見到路口有兩個指示牌,自力村及方式燈塔。那個塔是方式燈塔嗎?我們與一起等車的男孩間的談話,證實了我的想法。相較於我們從自力村走出來的路,這個燈塔近多了,因為正在等著公共汽車,所以到塔那邊看看的念頭僅是一閃而過,並沒有實踐。

方氏燈塔是一座更樓,周圍一片空曠,顯著有點孤清。歷史總是殘酷的,一些承載著過去,對於現今的我們來說是淒美的東西,背後包含的是更多的滄桑與磨難,碉樓如是,方氏燈塔也如是。


5 則留言:

Sih 說...

個燈塔唔錯喎…個頂有D阿拉伯FEEL﹖﹗

SeaSONs 說...

又一次證明咗公主對圓頂的物件有興趣 ~  

雪虎 說...

公主果然愛塔~ 看了很多次不同人拍的碉樓,永遠都覺得這稀奇古怪的建築物實在很「奇尼」 季節~ 相片越來越好啊~

子玫 說...

從來沒有去過開平,原來有這樣特色的建築。

SeaSONs 說...

子玫,我也是第一次去開平,這次旅行也算是長了一次見識。這些碉樓現正申請古蹟保護,我也不知道若申請成功是否好事。這些建築最有特色的是其歷史背景,無論是翻新也好,做成公園也好,始終都會破壞了原來的那份古樸感覺。所以,要去的話,越早是越好的。 阿虎,謝謝讚賞,我是越來越喜歡這部LX2了呢。這些「奇尼」的建築物,欣賞就好,如果真的去住,我想沒有人會喜歡。有點中,又有點西,參考西方古堡設計,又加上住宅及防禦功能,說是「奇尼」,幾不像,也不為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