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次去黃龍石澗,忘記了帶相機的電池,這次的訪龍之旅補回了我的遺憾。因為一個星期前的兩次黃色暴雨,石澗中的水很多,也一如既往地清澈。
這次石澗之行,因為一次訪了三條澗,我的相片也很多,多心的我又無法捨愛,唯有將網誌分成三篇。
上篇:黃龍坑

這塊石頭像甚麼?小龍?小狗?還是小豬呢?肥嘟嘟的,好可愛。

水清無魚,不過這條澗的水很清,但也見到一些小魚小蝦。是水不夠清的原因?還是這里的氧氣夠呢?

這一天,我們不到十點已自東涌起行,十點半到了澗口。

石不動,水在動,還有人也在行走。

水往低流,而我們逆著水勢而走,卻越爬越高。不過,到了上面,還不是要乖乖的走下來。

這塊紅葉原本孤單隻影,很快有了幾個同伴,不再寂寞。

相片下,有的水偏紅,有的水偏綠....
事實上,水本身並沒有顏色,那些顏色是水周圍的環境以及水中的礦物質所賦予的。

因為地心吸力,水往低流,這是必然的定律。大自然一切的事物,包括我們,都無法脫離大自然的定律。

前面的兩人繼續走著,又我落後了。還不是因為照相之故,照完相後,立即收起相機,趕快追上前面的同伴。

沿路最常見的就是這些看似相同的澗景了。

見到前面的小瀑布嗎?

又見黃龍坑,瀑布依然美麗,水依然清澈。

真正的水與鏡頭下的水還是差距,真正的澗水是更為透澈及漂亮。

自黃龍坑折返,手指之位就是藏龍的入口了。藏龍不愧為藏龍,連入口也是隱隱秘秘的,沒有人說還真的不為意呢。
跟著是下一篇:初訪藏龍覓有蹤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