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正所謂「種何因,得何果」,這些雲吞就是最好的說明。
正所謂「種何因,得何果」,這些雲吞就是最好的說明。
世界上每件地方都不斷地變遷,一件載著歷史的建築物存與廢,並不僅僅是感情的問題,而是涉及多方面的考量。.我希望的僅是維港的環境盡量不被破壞,周圍的地皮及建築物,包括皇后碼頭都能夠完善的規劃及安排。取捨間,應該捨去的也不能勉強保留。我們要保留的不是那些外在的形,而是內在的文化與價值,還有那份勤勉奮發的精神。正因為昨天的經歷與回憶造就了今天的我們,所以我們更應好好為下一代努力創造更美好的回憶,留給他們舒適的生活環境,還有那 ─ 藍天。
待續 ~~
原本三月三十一日是我注冊結緍的日子,因為外公的事婚禮取消了。昨天通知一位朋友取消的時候才得知,有另一位同學從她那里知道婚禮的事,打算過來觀禮。本來打算盡量低調,沒有想到都傳了出去。見到雖然沒有發通知,但朋友都說要過來,感動之餘,覺得非常不好意思。後來,他主動說不如我們兩人照舊十點半前去大會堂一趟,若有朋友不知道取消來觀禮的話,我們就順便請他吃飯,若沒有人來,我們也可以兩個人走走。就這樣,我一身便服,一大早就乘車去了大會堂準備與他會合。
星期六早上的大會堂非常清靜,行人不多,附近一兩個穿著制服的員工在整理草地及灑水。前面及左邊有兩座建築物,我向其中一位員工問哪座是大會堂,婚禮注冊處在哪。當我走到前面樓梯時,見到一對新人站在前面捧著一束花與他們的家人合相,我停留一旁看著周圍的風景,也順便把他們給照了下來。
大會堂的圖書館我去過幾次,但婚禮注冊的禮堂也是因緣際會才去過一次,周圍的環境對於我來說既陌生又新奇。站在平台看著四周,眼前盡是地盤,還有那灰濛濛的天空。猶記得一兩年前在海邊信步走著,見到一群人拉著橫額,寫著「粵港澳同胞慶賀…..」我們覺得奇怪,所以走進去一看。原來是有人結婚,更巧的是新娘是我認識的中學師妹,他們一起的朋友之中還有一位是我認識的同學。就這樣,我們兩個跟著他們一起去觀禮,然後在樓梯照相。那時候天氣很好,周圍的環境寛闊優美,人多又熱鬧,與現今到處圍欄以及建築工程的景象截然不同。
一個人周圍走走逛逛,那位我之前問路的員工告訴我說下面出去右轉的電梯才是正門。我走得差不多了,再轉到正門玻璃門前等著他。原來他四處找我不見,收到我的電話後趕緊過來與我會合。
一路上並沒有遇到相熟的朋友,登記處的大堂中只有一對新人及他們的親友坐一旁等著。十點三十分那場我們取消了,後來也一直沒有人再預約這個時間,因此禮堂並沒有人行禮,我們走進去了那間沒有人的禮堂,然後又去附近低座關於文藝展覽的大堂逗留了許久,跟著離開了。
清早出門時仍算精神,一路上在輕鐵及西鐵的冷氣與外間濕熱的空氣交替,車水馬龍的街道灰塵包圍下,中午過後開始出現嚴重的感冒徵狀。如果你們問我這一刻最怕的是甚麼,我可以告訴你們說,我很怕鼻敏感,還有感冒。